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COMPANY NEWS 新闻中心

青岛胶研种苗研究所“高产优质抗病大白菜新品种育成与推广”

2018-11-13


  

   大白菜为芸薹属蔬菜作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蔬菜之一,在我国蔬菜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大白菜的种植传统习惯是立秋前播种,小雪收获。随着社会发展和种植业的结构调整,人们不再满足于秋播冬收、冬春供应的传统习惯,而进行了多季栽培、周年供应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为加快大白菜反季节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工作,青岛胶研种苗研究所实施了“高产优质抗病大白菜新品种育成与推广”项目,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开展大白菜新品种的选育研究。多年来,广泛收集大白菜种质资源一百五十多份,并加快创新利用,选育出二百多份具备目标性状的优良自交系和自交不亲和系,通过组培优势杂交组合,选育出胶研夏星(胶研夏秋王)、胶研夏锦(胶研抗热先锋)、胶研5869,并通过了国家和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在推广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胶研系列大白菜新品种的育成
  1.越夏大白菜新品种的育成
  大白菜喜冷凉气候,大多数秋播品种夏播不能正常包心,甚至会抽薹开花,即使有包球,叶球也不紧实,商品性极差。为了培育适宜夏季抗病、耐热种植的品种,项目组从材料观察到亲本筛选及自交系的纯化等工作基本上都是在夏季进行,从而使育种工作获得明显成效。针对早熟、耐热材料,搜集了各地地方品种资源三十多份,引进了日本、南韩等国外抗热材料二十多份。通过对地方品种提纯选育,对引进的杂交种进行分离、回交转育二环系等,共选育材料50份。这批材料生长期范围在35——60天。包球形式有合抱、叠抱,圆球形占多数。单株重最小的为200g,最大的为3kg。叶多数为无刺毛,也有部分是少刺毛。叶色有深绿色,也有淡黄色。材料的特点是早熟,耐热,夏季种植风味好。其中双抗材料占90%,三抗材料选育出了2个,大部分易感软腐病。另外,这些材料基本上都不抗抽苔,所以育成的品种主要适宜越夏栽培。
  2.胶研夏星的选育
  1994年,从原始材料中取黑5和玉宝品种为选育高产、早熟、抗病、耐热、质优和适合夏季播种的育种材料。经过3—4年的自交分离,并对后代进行选择,淘汰花期授粉亲和指数大于1的单株,选出235和5961两个自交不亲和株系表现经济性状、品质、耐热、耐湿和抗病性突出。1998年进行自交不亲和株系测定和系内株间交配亲和指数测定,其亲和指数都小于1。1999年进行配合力测定,并获得成功,定名为“夏秋王”,于2006年分别通过北京市审定(京审菜2006004)和国家新品种鉴定(国品鉴菜2006010)。胶研夏星为早熟品种,生育期50—55天,耐热,抗病性强,适宜山东及全国耐热白菜地区种植。该产品净菜率高(80%以上)、生长期短(50天即可成熟)、产量高。
  3.胶研夏锦的选育
  1995年,原始材料中取小石特和玉宝品种为选育高产、早熟、抗病、耐热、耐湿、质优和适合夏季播种的育种材料。经过3—4年的自交分离,并对后代进行选择,淘汰花期授粉和指数大于1的单株,在后代株系材料中,以双亲石95-2-3-5和夏94-5-9-6-1两个自交不亲和系表现最好,经济性状、品质、耐热、耐湿和抗病性都很突出。1999年利用上述两个不亲和系,进行配合力测定,并获得成功,定名为“抗热先锋”。2000年进行制种试验和品种示范。胶研夏锦生育期45—50天,耐热,抗病性强,叶球头球形,叠抱,单球重2—2.5kg,亩产净菜4500—5500kg。2007年通过山东省审定,定名胶研夏锦(胶研抗热先锋)(鲁农审2007035号)。2006年,经检测,胶研夏锦叶球干物质含量5.1%,VC37.4 mg.kg-1,蛋白质1.41%,可溶性固形物1.14%,粗纤维0.8%。
  4.秋大白菜新品种胶研5869的育成
  针对南方省份种植大白菜面积大,用种数量多,且无主栽杂交品种的状况,项目组利用山东大白菜品种资源丰富、育种气候条件适宜等得天独厚的育种条件,对所有适合南方地区种植的大白菜品种资源进行了搜集。同时对浙江省大白菜早熟5号系列、郑研系列西白系列等材料进行了分类整理和试验对比,选育出了一批南方类型材料,其主要特点包括: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能力强,耐湿、耐涝、耐高温、耐储运、叠抱、合抱等品质。
  通过对各品种资源的早熟性、品质、丰产和抗病等性状的鉴定筛选,对优良的单株后代进行自交分离、回交转育和定向选择。1992年利用福山核桃纹地方品种与胶州三叶杂交,并进行套袋自交,经过5年的选择、测定,于1997年育成福36135自交不亲和系。1998年利用城阳青地方品种经过4年的选择、测定,于1997年育成青5651自交不亲和系。1998年利用福36135和青5651自交不亲和系,进行互为父母本的测交,而获得较好结果。1999年进行组合比较试验,组合号为胶研5869。2000年进行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2001年推向全国各地,反馈佳音。2002年因气候的原因,青岛地区的秋白菜普遍生长不正常,结球不良,减产严重,而胶研5869仍然表现生长正常。抗逆、抗病、高产,亩产净菜10000公斤以上,成为秋白菜品种中的佼佼者。
  二、胶研系列大白菜新品种繁育及配套栽培技术制定
  1.胶研系列大白菜一代杂交种繁育技术规程
  大白菜一代杂交种是由两个品种的自交不亲和系间相互授粉配制而成的。为了保证种子纯度和质量,制种时必须要有严格的隔离条件,两个品种的自交不亲和系要按一定比例栽植,并要做到田间花期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收到纯正的杂交种子。其繁育技术包括播种育苗、定植、定植后的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种子质量要求等几个方面。
  2.夏大白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胶研夏星(夏秋王)生长期短,结球充心快,抗病耐热。田间管理要求增施有机肥,氮、磷、钾合理搭配,肥水齐攻,不蹲苗,一促到底。夏大白菜主要栽培技术包括整地与施基肥、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精细栽培、田间管理等几个方面。
  3.秋结球大白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秋结球白菜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两者各有优缺点,目前我国直播面积较大。一般在前茬作物收获早,能及时整地时就采用直播,否则就采用育苗移栽。直播采用条播或穴播均可。播种前需根据墒情浇水造墒或播种后浇水。播种沟或穴深度要适宜、底部平坦,覆土松细而厚度一致。为防日晒,易于出苗,最好在傍晚播种,使播种穴经过一夜后再受日晒。出苗后可在沟内浇小水以补充水分和降温。育苗移栽便于发芽期和幼苗期的管理,而且温度、水分等条件易于控制,也助于解决早播的问题。幼苗以5——6叶时定植为宜。栽培技术包括栽植与合理密植、田间管理、及时收获三个方面。
  三、胶研系列大白菜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推广
  为了加快推广青岛胶研种苗研究所育成的胶研系列大白菜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项目组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建立良种繁育基地
  为了保证种子质量和扩大良种推广,青岛胶研种苗研究所同青岛农科院、青岛城阳区种子管理站、胶州市农技站、胶州市植保站等县市区的二十多个乡镇共五十多个基地村,建立了大白菜良种繁育基地近两千亩,确保繁育足够的大白菜良种,以供大面积推广应用。
  2.加强与各级农技部门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长期以来,该所同青岛农科院、青岛城阳区种子管理站、胶州市农技站、胶州市植保站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该所将育成的适于不同季节栽培的大白菜新品种及时与这些部门协商联合开发,首先在不同地区示范试种,并逐渐辐射周边地区,不断扩大推广区域。同时注重抓住关键环节,抓好示范样板,搞好高产攻关,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广泛宣传,加强技术指导。特别是越夏大白菜的种植技术难度高、风险大,项目组均派专人亲自进行指导,加快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3.实现良种良法配套,促进优良品种快速推广
  新品种育成后,根据不同品种的生育特点和适应性,分别制订了越夏、秋早熟大白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实施高产高效栽培,实现新品种及配套技术同时推广。首先在青岛市各县、市、区试种,得到广大菜农认可后,立即向周边地区以至全国蔬菜主要产区免费赠送种子,开展义务宣传栽培技术活动,举办多种形式的蔬菜种子交流会,组织科技下乡活动,并有计划地建立新品种示范基地、示范区,通过示范的辐射作用提高大白菜良种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带动周边地区蔬菜良种迅速推广。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实现了反季节大白菜高产优质栽培,基本达到了无公害生产的标准,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意识,加快了农村科技发展的步伐。
  4.搞好技术培训,加大新品种及配套技术应用力度
  为了提高科技应用水平,项目组与各协作单位共同开展了农民科技培训、农业科技进户示范项目,在提高基层技术队伍和农民业务素质上狠下功夫。坚持采用集中培训骨干与巡回宣讲相结合,专业技术人员系统讲解与农民群众现场说法相结合,专题培训与实施科技项目培训相结合,广泛深入地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活动。充分发挥农民科技示范户的带头作用,组织农民科技示范户现场说法,拓宽对大白菜新品种繁育技术的宣传推广渠道,积极扶持广大农民组建各种专业技术协会,引导农民自觉学习和交流农业新技术。同时,为了提高科技应用水平,项目组通过举办培训班、知识讲座等方式,培训技术骨干,帮助菜农及时掌握大白菜繁种技术要求、操作规则与注意事项、特殊生长阶段的技术操作与生产管理办法等。
  5.用互联网、报刊、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扩大宣传
  为了加大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的应用推广力度,项目组充分利用互联网、各种会议、电视广告、印发报刊、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形式进行宣传,研究、示范、推广相互结合,使胶研系列大白菜新品种在全省及全国十多个省迅速得到大面积的推广。项目实施以来,每年繁育胶研系列大白菜良种近23万公斤,根据各品种不同的生育特点,安排生产试验、示范,试验成功的品种申请参加审定。项目组还撰写了许多研究性论文发表在不同刊物上,扩大宣传科技成果。
  6.创立良种品牌,建立种子销售网络,扩大推广规模
  根据市场需要,项目组在工商局注册了“胶研”牌商标。同时,项目组组织专门的开发人员进行新品种宣传、试验和推广,项目组建立的销售网点已遍布本省青岛、烟台、临沂、济宁、潍坊等十多个地市,并在河北省、河南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福建省、陕西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等地建立了销售网点和示范基地。近几年项目组还在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海南等省(自治区)建立了销售网点和示范基地,使胶研系列大白菜新品种得到了迅速推广。
  7.构建大白菜良种产业化开发体系
  项目组在多年大白菜良种繁育与推广基础上,以新品种为龙头,实行育、繁、推一体化,强化新品种的良种繁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和大面积示范、开发工作,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逐步实现了大白菜良种产业化,加快了新品种的推广速度,保证了生产用种质量,防止混杂、退化,保持和提高了种性,充分发挥出新品种的增产潜力。项目组通过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推广新品种及其栽培技术,加强对菜农的培训指导,不断完善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逐步建立起基地+农户+市场、公司+基地+农户、政府+技术部门+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大白菜新品种、新技术的产业化开发,最终探索出一套以大白菜良种品牌为纽带,以科研院所为主体,以示范基地为依托,以农户参与为基础的一体化发展战略,不断强化了科研机构、推广部门、基地和农户间的联结,加快了大白菜良种产业化进程,提升了胶研系列大白菜新品种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和竞争力。
  四、经济效益
  该项目实施以来,项目组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组织管理,不断创新推广方法和推广机制,对育成的适宜夏季抗热栽培的早熟大白菜新品种胶研夏星、胶研夏锦和适宜秋季栽培的高产优质抗病大白菜新品种胶研5869等胶研系列大白菜新品种进行了大规模的推广,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根据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委员会办公室2010年9月制定的《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计算方法》,“高产优质抗病大白菜新品种选育与推广”项目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分别为: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623.2元/亩;科研成果总经济效益165771.78万元;科研成果年经济效益41442.95万元;推广投资年均纯收益率98.73。